发展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的四大措施
  时间:2012-12-27   来源:房融原创

  要建立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体系,必须不断完善经营管理,建立健全贷款定价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体系,重点做好以下工作:  建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  商业银行内部业务分工可划分为资金筹集、资金调拨、资金运用等部门,通过核算部门间资金成本,对各种资金来源进行分析,合理确定内部资金资金转移价格,有效地引导银行资金的流量和流向。这就要求建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系统,根据边际成本率在银行各部门之间分配资金,并可将利率风险与信用风险分离,使贷款决策集中于信贷风险分析,由资金管理部门负责资产、负债的匹配性管理。利率市场化后,内部资金利率确定机制应更加灵活,对市场反应更为灵敏,同时兼顾总分行之间、资金来源部门和运用部门之间的利益,确保商业银行发展战略意图的实现。  健全内部风险评估系统  正确评估信贷风险、合理确定风险补偿水平,是贷款定价的重要环节。在西方银行的贷款管理中,贷款风险的量化和评估处于关键地位。近年来,国内银行都开发或引入了信贷风险评估系统。首先要建立健全定价风险计量体系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微观、中观和宏观3个层次的利率风险计量模型:微观的客户利润贡献度系统、中观的贷款利率结构分析监测系统、宏观的利率风险敏感性缺口分析模型,很好地量化利率风险,为科学防范利率风险提供参考。其次要建立健全定价风险监测体系。一是强化监测。建立基于客户价值评价平台的贷款定价监控机制,对贷款定价的合理性与效益性进行监测与评价。二是定期分析报告。利率管理部门对贷款定价进行监督,对已经形成的总体利率风险进行预警提示,定期形成监测报告。  建立科学的分级授权体制  利率市场化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建立科学、高效的分级授权体制和严格完善的监管制度,否则,可能会由于贷款定价权力的下放,造成“道德风险”。利率市场化过程中,贷款利率的放开,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利息收入。因此,需要建立贷款定价程序的逐级授权管理制度,对一级分行和二级分行根据差别化管理的原则,授予一定的浮动权限。  加快人才培养  贷款定价涉及市场营销、信贷审批、资金营运、财务管理等各部门、各环节、各层次的人员,必须加强培训,使相关人员掌握贷款定价政策和方法,以保障贷款定价的顺利实施。目前基层行对贷款定价不够重视,主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将贷款定价纳入对信贷人员的考核范畴。对此,应建立以盈利性为核心的信贷业务考核体系,完善激励机制,引导信贷营销、管理人员重视贷款定价和客户的综合贡献,充分发挥贷款定价体系功能,实现全行信贷业务盈利最大化目标。

标签:抵押贷款攻略
 
  我想贷款
 贷款类型  
 贷款金额
 贷款年限
  贷款计算
贷款还款计算器
公积金贷款额度计算器
  成功案例
张** 在 渤海银行办理贷款 80万元
陈** 在 建设银行办理贷款 57万元
吴** 在 农业银行办理贷款 130万元
张** 在 建设银行办理贷款 42万元
管** 在 汉口银行办理贷款 125万元
李** 在 建设银行办理贷款 50万元
陈** 在 汉口银行办理贷款 108万元
周** 在 武汉农商行办理贷款 119万元
戴** 在 武汉农商行办理贷款 48万元
胡** 在 汉口银行办理贷款 190万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