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先生最近打算出手购房,几经辗转,他把目标锁定在一个地理位置、配套设施、价格均比较理想的二手房上。王先生满怀喜悦地约见了售房人,却得知真正的房主是售房人的父母,他的“理想之家”其实是被委托交易的,这令王先生有些踌躇,不知道所谓的“委托交易”是否靠谱。 实际上,在房市中,委托交易并不少见,比如房主因工作太忙或年龄较大无法亲自处理售房手续,于是委托亲朋好友或者中介代为处理。王先生遇到的情况就属于前者,而中介接受委托通常是为了使利益最大化。 要消除委托交易的风险,让委托交易合法、顺利地进行,关键是要做好房产交易委托书的公正。但是,对于买家来说,核实了委托书的合法性并不代表就此可以高枕无忧了。据公正处的工作人员介绍,公证处所能证明的仅仅是委托书内容的合法性,至于委托书的内容对哪一方更有利,则完全是由委托人与被委托人协商而确定,所以风险依然存在。 很多买家以为拿到委托书,自己的权益就有了保障,这是对委托公证的误解。其实,委托公证是委托人单方面的法律行为,而我国法律规定,单方面的法律行为是可以撤销的。也就是说,卖家具有绝对的权利,一旦由于房价上涨或者其他不确定因素,卖家撤销了委托,最终受损失的将会是买房者,所以,将委托书理解为交付购房款的法律保障,是非常危险的。 现在回到王先生的问题上。为了确保交易顺利进行,王先生首先应该了解房产委托交易可能会存在的风险,有备才能无患;其次应该对委托书的合法性进行核实,并详细了解委托书的内容;最后应要求与房主(委托人)见面,即使见不了面,也一定要对房产证的编号进行查询,查明真实性,将风险降到最低。 |